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61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3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Part of a broader trend towards all-inclusive master planned developments, gated residential estates are an intensely private form of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with a degree of securitisation. Gated residential estates have been the topic of intense debate in urban planning and policy circles and the target of fierce criticism for potential exclusionary outcomes as fearful residents lock themselves away from the ills of wider urban society. Crime, a fear of crime and the need for security dominate discussions and understandings of gate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s in Australia without much empirical validation. This paper poses two key research questions: does fear of crime and need for increased security drive residents towards gated estates; and what are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security, gates and crime once residing within a gated estate? Based on in-depth research in Macquarie Links (one of Sydney's largest gated estates) this paper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lived dimensions of gated estate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ttractions and realities of security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private control over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nd the importance placed by the residents on the ability to protect the nature of their neighbourhood and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any ‘unwanted’ activities or groups. The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for the residents in the study, residing in a secure residential neighbourhood is less about the role and place of physical security and security services, and more to do with protection afforded by the priv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neighbourhood.  相似文献   
42.
基于空间模型的全球粮食安全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综合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子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基础上,选择了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空间显性评价全球粮食安全状况。为此,本研究构建了3个模型,即空间EPIC模型、作物选择模型和IFPSIM模型,分别模拟作物单产、作物播种面积和作物价格。利用构建的评价框架和模型,以网格大小为6分弧度的地理单元为评价对象,选择水稻、玉米、小麦和大豆等4类全球主要作物类型,以2000年为初始年份,对未来2020年的全球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到2020年,多数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由于其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值都显著降低,粮食供应不足和贫困一起将可能导致该区域存在粮食危机和饥饿风险。对于其他区域,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可以通过本区域的粮食生产自给予以满足,或通过外部购买或粮食进口得到满足,总体上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为保障未来粮食安全,一方面要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防止土壤退化、增加资本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加大农业补贴,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增强农业购买力。同时,大力改善粮食流通和农产品贸易体制,通过外部市场来调节粮食供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  相似文献   
43.
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耕地压力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模型对辽宁省1997—2007年间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应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15年耕地压力变化进行了预测,据此提出了耕地利用和保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工业大发展以来,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虽然占用了一些耕地,但耕地压力指数不仅没有加剧,反而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耕地生产力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以及生态建设的完善是未来减轻耕地压力、保障耕地、人口和粮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4.
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政治支轴国"概念,对分析当前美国在欧亚大陆上的地缘战略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蒙古国作为一个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大型内陆国家,其地理位置特殊,又因其与中国和俄罗斯的政治外交关系复杂而引人注目。近年来,蒙古国与美国关系发展不断,双方在政治军事层面的密切交往更是引人注意,蒙美两国军事交往的深入,将对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对蒙美军事合作,尤其对蒙美在将来可能结成的军事同盟关系、蒙古加入北约等情况,中国应充分准备,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5.
对新疆数字化地震前兆数据的安全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任何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的可能,讨论在灾难性数据发生时,第一时间内恢复数据的可行方案,降低数据丢失或损坏造成的影响,为新疆数字化地震前兆数据加上多重安全保险.  相似文献   
46.
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成果频出。在概述其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在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启示。美国关于气候变化影响国家安全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围绕气候变化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美国的应对之策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其突出特色是:第一,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与时俱进,转型较快;第二,在研究内容方面,既视野开阔,又有较强的针对性;第三,在研究水平上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第四,在研究体制上,形成官、学、研三位一体的联合研究体制。当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7.
深圳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实现对深圳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预测与科学管理调控,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构建了度量深圳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各指标赋权,通过模糊综合法并借助SPsS软件,对深圳城市1997-2006年生态安全水平动态变化进行计算、分析、评价.然后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构建评价预测模型,以实现对深圳生态安全的前景预测与完成2006年的生态安全级别特征值的验证.结果表明:1997-2006年深圳城市理想安全和较安全隶属度逐渐变大.极不安全隶属度逐渐变小.显示深圳生态安全的限制因子在不断减少.生态系统发展潜力较大;1997-2005年生态安全水平呈现从临界安全向较安全逼近的态势,2006年达到较安全状态;经模型检验,评价预测模型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2006年预测与研究成果的生态安全级别特征值高度吻合,2022年深圳生态可达理想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8.
北京郊区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京郊三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县)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探讨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从景观格局角度进行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首先,根据遥感数据解译出1996和2005两期土地利用图;然后计算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它们合成景观稳定性指数,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安全指数(ESI);最后,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生态安全指数进行空间化,并对生态安全指数的采样结果进行半变异函数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1)1996-2005年研究区的各景观类型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主要的景观变化特征为建设用地景观持续增加、耕地景观大量减少,尤其以建设用地景观变化最快;(2)研究区的斑块数量、破碎度、多样性指数和分形维数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生态安全指数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局部区域的景观类型从1996年的零散分布发展至2005年的连片分布,整体生态安全强度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增强;(4)生态安全指数值从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到远郊城市发展新区(顺义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密云县),呈现出由低而高的变化趋势,其低值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扩大.表明生态安全指数能够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及其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49.
地理信息服务特别是WMS和WFS获得广泛应用的同时,存在空间数据的安全隐患.为保证地理信息服务请求/响应消息交互的安全,实现服务访问及数据获取的分级控制,保护空间数据版权,提出了基于数字证书、GeoXACML和数字水印的地理信息服务数据安全机制,并通过数字证书、访问控制、版权管理3个核心模块对数据安全系统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50.
资源型关键地段对于维护和控制区域土地生态系统安全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构建一套资源型关键地段识别指标体系,在以行政区为基本识别单元的基础上,识别出行政单元内地类斑块尺度的资源型关键地段。将惠民县划分为6类地域,即关键地段、关键地段保护区、一般地段、干扰地段、干扰区及交汇区,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39%、19.70%、50.61%、7.93%、15.37%和6.89%。资源型关键地段所占比重小,反映出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水平较低;一般地段基本以耕地为主,具有随季节交替变化、物种单一、稳定性差等特点;交汇区具有保护需求强烈和受干扰程度明显的双重特性,在现实土地利用与管理过程中需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